慟哭(どうこく)
不知道為什麼,我喜歡日版文庫的封面。可能封面會讓我想到一開頭松本在公園裡感受到的那股虛空感吧?
最近公司開始進入淡季,比較有空閒了。所以在上班時間把這本慟哭看完。第一次看貫井德郎的書,記得阿苦之前有提到這本還不錯。
故事以一樁女童連續誘殺案為主軸,由偵查方-佐伯搜查一課課長和犯人方-松本兩個視角互相交替進行著。老實說這本的推理性不是很強,關鍵也不在於犯案的手法,而是在於事件整體的相貌。看到最後一章,我有被震憾到,不過對於感情還有一些小細節的描寫還是不太能接受。幸虧整本書節奏算是明快,不至於讓人感受到厭煩。或許就是要靠這股節奏才能讓讀者不會一下子就發現缺點吧?基本上是本讓人印象平淡的小說,不過可以自己腦補精英組警察跟年長刑警之間的曖昧關係就是了!丘本x佐伯!國考組跟非國考組之間的愛恨糾纏好棒啊!XDDD
以下是吐槽,有捏。
1.關於佐伯喪女這件事...這檔事就是整本小說的開端。但是不管書中再怎麼描寫佐伯喪女的悲痛,都無法讓人感受到。畢竟佐伯與妻子的關係並不和睦,自己也多在外居住,一個月只回家一次,要說他跟女兒有多深刻的感情也讓人很難以置信。或許有人會說父親對女兒之間的感情不是靠面時間多寡決定,或是正是因為不常見面才更珍惜著女兒。但就我看來,還是無法理解對家庭感情薄弱的佐伯,為什麼獨對女兒冒出這麼強烈的情感?個人是希望能多一些對女兒的描寫啦...
2.像雜草般的配角們。傳說中的天才記者須藤,只是個出來講解新興宗教的跑龍套角色。情婦伊津子最後歇斯底里的舉動,更是讓人啞口無言。這兩個角色應該可以有更好的表現機會,但是作者好像有點無法控制,尤其是伊津子最後變成個莫名奇妙的吵鬧女人,跟前半的精明女記者似乎有點落差。
3.矛盾的教團方針。一度警方有把方針放在新興宗教身上,但忘了是誰說新興宗教不會搞出這麼自取滅亡的事情,畢竟穩定的發展下去教團才能持續吸金。不過最後寄給警方的匿名信卻是司摩所寫的?要是犯人身分曝光,一定也會調查到犯人曾經在司摩的教會,那為什麼司摩要自爆!?怎麼看都不像是司摩想要把腐敗掉的教團給毀掉啊?那他為什麼要寫信去密告?
總之...這本書可以說是靠老練的感情描寫製造出一股激動,冷靜下來就會發現魔法已經消退。
最近公司開始進入淡季,比較有空閒了。所以在上班時間把這本慟哭看完。第一次看貫井德郎的書,記得阿苦之前有提到這本還不錯。
故事以一樁女童連續誘殺案為主軸,由偵查方-佐伯搜查一課課長和犯人方-松本兩個視角互相交替進行著。老實說這本的推理性不是很強,關鍵也不在於犯案的手法,而是在於事件整體的相貌。看到最後一章,我有被震憾到,不過對於感情還有一些小細節的描寫還是不太能接受。幸虧整本書節奏算是明快,不至於讓人感受到厭煩。或許就是要靠這股節奏才能讓讀者不會一下子就發現缺點吧?基本上是本讓人印象平淡的小說,不過可以自己腦補精英組警察跟年長刑警之間的曖昧關係就是了!丘本x佐伯!國考組跟非國考組之間的愛恨糾纏好棒啊!XDDD
以下是吐槽,有捏。
1.關於佐伯喪女這件事...這檔事就是整本小說的開端。但是不管書中再怎麼描寫佐伯喪女的悲痛,都無法讓人感受到。畢竟佐伯與妻子的關係並不和睦,自己也多在外居住,一個月只回家一次,要說他跟女兒有多深刻的感情也讓人很難以置信。或許有人會說父親對女兒之間的感情不是靠面時間多寡決定,或是正是因為不常見面才更珍惜著女兒。但就我看來,還是無法理解對家庭感情薄弱的佐伯,為什麼獨對女兒冒出這麼強烈的情感?個人是希望能多一些對女兒的描寫啦...
2.像雜草般的配角們。傳說中的天才記者須藤,只是個出來講解新興宗教的跑龍套角色。情婦伊津子最後歇斯底里的舉動,更是讓人啞口無言。這兩個角色應該可以有更好的表現機會,但是作者好像有點無法控制,尤其是伊津子最後變成個莫名奇妙的吵鬧女人,跟前半的精明女記者似乎有點落差。
3.矛盾的教團方針。一度警方有把方針放在新興宗教身上,但忘了是誰說新興宗教不會搞出這麼自取滅亡的事情,畢竟穩定的發展下去教團才能持續吸金。不過最後寄給警方的匿名信卻是司摩所寫的?要是犯人身分曝光,一定也會調查到犯人曾經在司摩的教會,那為什麼司摩要自爆!?怎麼看都不像是司摩想要把腐敗掉的教團給毀掉啊?那他為什麼要寫信去密告?
總之...這本書可以說是靠老練的感情描寫製造出一股激動,冷靜下來就會發現魔法已經消退。
留言